就業(yè)季,還有什么比拿不到滿意的offer更令人焦慮的?如果有,那就是別人拿到了offer,而你沒有拿到吧。
前段時間被《我上了985,211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一無所有》這篇文章刷屏,大四的學生被戳中的點,可能便是“我上了985,211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還是找不到工作”,人人都處在自我懷疑的無限循環(huán)中:985,211,到底有什么用?上大學到底有什么用?我到底有什么用?
小洛是我一個同學,在一所普通一本大學念書,她向我吐槽:你知道嗎,麥當勞都來我們學校招服務生了!有些野雞企業(yè),要不是因為校招,你壓根沒聽說過。更夸張的是,有家十八線企業(yè)的宣講會,全校只去了我一個人……
我另一個同學凱子,就讀于全國排名TOP 10 的財經(jīng)大學,有一份不錯的履歷。校招剛開始時,她的原則是“非世界500強不投”。可由于性別是女的,還有個拖油瓶男朋友,在遭遇了無數(shù)次性別歧視之后,她已經(jīng)在考慮一家二線城市的不知名教育機構的offer了。
甚至連TOP 2的同學,也表示并不好過,最容易“覺得自己一無所有的”群體,恰恰是這群處在競爭最激烈的環(huán)境中的人,高不成低不就是最普遍的情況。學校名號響當當,但對筆試面試并沒有太大的作用,反而只會拉高面試官的期待,帶來更大的壓力。我一個北大的朋友對我說,他近期最痛恨聽到的話,就是:“喲,你不是北大的嗎,怎么也來面試XXX公司?”
今年全國高校將輸送出將近770萬嗷嗷待哺的應屆畢業(yè)生,就業(yè)人數(shù)年年遞增,工作崗位僧多粥少,名企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年年都號稱是“最難就業(yè)季”,到了下一年才知道,沒有最難,只有更難。
找工作這件事,戳破了多少大學生充盈而無用的優(yōu)越感?
“總感覺周圍的人都年輕有為,只有我一個人差!蔽乙粋考研的朋友如是說。
在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就業(yè)現(xiàn)實面前,還有一個更殘酷的現(xiàn)實:沒有最牛逼的人,只有更牛逼的人。
全國排名TOP 10名校出身的人,本以為自己會所向披靡,找工作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和自己競爭的還有世界排名TOP 10 的海歸。
拿了國家獎學金的人,找工作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有人不僅拿了國家獎學金,大學期間的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都拿到了上百萬融資。
寫簡歷的時候,內心總是要被無數(shù)個“早知道……”啪啪打臉。為什么別人成績那么好?早知道我也加把勁好好讀書刷績點了;為什么別人英語說得那么溜?早知道我也考考雅思托福爭取去外企了;為什么別人實習經(jīng)歷那么豐富?早知道假期我也收收心去實習了……
“早知道就業(yè)那么難,當初我就……”嘆氣的時間總比干活的時間長。眼總是那么高,手卻是那么低;心總是那么傲,氣卻是那么虛。
找工作這段時間,聽過或者見過了不知多少辛酸的面試經(jīng)歷。
我一個同學,公司沒給任何理由,在最終面試結束的入職體檢把她刷了,讓她感到十臉懵逼。我還有一哥們兒,去面試某地產公司的營銷崗,HR掃了他幾眼,說:“你太矮了,不合適!绷硪粋哥們更慘,HR直接對他說:“你長得不夠好看,不合適!
有的企業(yè)根本沒有招聘計劃,其實只是打著校招的旗號來學校做宣傳,所以面試不讓任何一個人通過,把學生當猴耍。
我一個朋友參加一家企業(yè)的面試,面試官讓他們站成一排,說:“情侶請舉手!爆F(xiàn)場剛好有一對情侶,面試官對他們說:“公司里不允許搞對象,你們得離開一個人!毙∏閭H面面相覷,估計沒見過這架勢,最后兩個人都只得悻悻地離開了。
面試官再問:“能在武漢培訓十天,在北京輪崗三個月的留下,不能的就離開!睕]人動,于是面試官接著問:“好的,那我問你們誰能在培訓后盡快上崗,大約12月底!蓖瑢W問:“我們下學期有論文,畢業(yè)設計啊!泵嬖嚬伲骸安还,就得盡快上崗!
瞬間走了一波人,還剩下十幾個同學,有同學問:“沒有商量的余地嗎?我們這么被動?”面試官直截了當?shù)鼗卮穑骸皼]有。”于是又走了一波,還剩下六個人,算是通過了第一輪面試。
聽完他的面試經(jīng)歷,我詫異道:“這家企業(yè)也太霸道了,把學生當成什么了?”
他說:“雖然很生氣,但現(xiàn)實是,我們真的不算什么,你不去,總有人去!
我們是讀著詩和遠方長大的一代,可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拒絕一眼望到頭的人生?
當然不能以偏概全,不是所有的企業(yè)都如此不負責任。只是在作為一個被動的求職者時,才讓我們這些把象牙塔里的天空當成全世界的年輕人,真正體會到初入社會的苦澀和無奈。
也許等到正式成為社會人時,人生的暴雨才會切切實實撲面而來砸在臉上。
“我是個名校生,我也僅僅只是個名校生!
電影《在云端》有這樣一段臺詞:
我見過一些人,一輩子就待在一家公司,就像你一樣,他們上班,下班,從未有過片刻的成就感。
你的簡歷上寫著,你輔修過法國烹飪技術。大多數(shù)學生在KFC打工,而你在斗牛士餐廳打工賺錢。然后你大學畢業(yè),來到這里工作。他們當時給你多少薪水,就讓你放棄了夢想?
那你什么時候,才會回頭做你真正喜歡的事?
作為應屆畢業(yè)生的一員,我也在找工作,處在無比的焦慮和迷茫之中,并非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焦慮,而是因為無數(shù)次問過自己:“為什么要投這份簡歷?這份工作是你喜歡的嗎?這種人生是你期待的嗎?”卻始終得不到肯定的答案。
似乎找的只是一份工作,并不是一份生活。
面試時被問起“為什么要選擇這家公司?”,我聽過最多的回答是平臺大、前景好、薪資高……很少有人說,我只是因為單純喜歡這份工作。
更現(xiàn)實的理由是,興趣喂不飽我們,夢想買不起房子,每一份投出去的簡歷,都只是在向生活宣告妥協(xié)。
“我首先需要一份工作來養(yǎng)活自己,其他的,再說吧!
太高看自己,容易膨脹,也容易產生井底之蛙的優(yōu)越感。最近流行的自卑話題,其實也是由于能力配不上野心。20幾歲的我們,也許正該靜下心來,承認自己很弱,接受自己沒有那么厲害的現(xiàn)實。
無論在什么時候,最好都把自己當成傻逼,謙卑且勤懇一點,面對現(xiàn)實的心理落差便不至于讓你感到絕望。
服務熱線
0356-3043986